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491|回复: 2

原版西游记----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0 21: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东莞
孙悟空无父无母、孤独一枝,是由花果山头一块仙石里“蹦”出来的——明代吴承恩《西游记》是这样讲的,但此故事“蒂根儿”就是这样的吗?
在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这可是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取经故事了),初次露面的孙猴子是个文绉绉的“白衣秀士”;他自报家门说:“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并主动请求给玄奘当保镖。——至于他是否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书里没做交代。
到了元末明初的舞台上,孙行者登场就说:“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似乎他与天地同寿,气魄大得很,并不是什么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非但如此,他还有一大家人哩,兄弟姐妹俱全,还有个如花似玉的美貌夫人!
听听孙猴子自我介绍:“小圣(这是他自称)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祇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这里的“骊山老母”应即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巫枝祇”则是唐传奇中提到的水怪。而孙猴儿原本叫“通天大圣”,并不叫“齐天大圣”;“齐天大圣”另有其人,是他的大哥!
这倒令人想起六七年前的一则报道:有人在福建顺昌县大明山上发现一座露天祭坛,坛上立着“齐天大圣”、“通天大圣”两块石碑,那应是民间供奉孙行者哥儿俩的祠庙遗址吧?由此可证,《西游记杂剧》的作者言之有据,并非信口开河。
说到孙猴子的妻子,她原是“火轮金鼎国王之女”,被孙猴子“摄”在这“花果山紫云罗洞”中——唐传奇和宋元话本中,都有猴精强掳民女的情节;可是到了吴承恩笔下,这只猴子忽然变得六根清静、守身如玉,让人颇感纳闷——及至看元杂剧才知道:原来早期西游故事里的孙行者并非坐怀不乱的柳下惠,那才是猴子的本来面目!
金鼎国的公主被迫做了猴王的压寨夫人,倒也并未寻死觅活,甚至还说“怕不有受用”(意指吃穿享受都没的说),只是“不得见父母之面”,故此常常唉声叹气:“好生烦恼人也”!
大概是为了哄这位娇妻,孙猴子才有了“大闹天宫”之举。据他自述:“金鼎国女子我为妻,玉皇殿琼浆咱得饮,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的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鍮石屁眼,摆锡脏头。我偷得王母仙桃百颗,仙衣一套,与夫人穿着,今日作庆仙衣会也!”回山见到妻子,又说:“我天宫内盗得仙衣仙帽,仙桃仙酒,夫人快活受用!”这种种作派,不像取经和尚,倒更像西天路上的妖怪——《西游记》中的黑熊怪偷了唐僧的袈裟,要做什么“佛衣会”;读者若知道这情节原是抄袭老孙的“仙衣会”,肯定要大跌眼镜了!
别以为金鼎国公主只是配角,她在“神佛降孙”(即“闹天宫”)这一折中可是名副其实的主角。本折共有十三支曲子,其中十二支是金鼎公主唱的。所唱内容包括公主思念家乡、享受生活、欣赏仙衣、天兵来讨及自己被天兵解救、护送回国等等。而孙行者的唱段只有一支,便是最终被擒获、压在花果山下时所唱:
【得胜令】金鼎国女娇姿,放还乡到家时。他(她)想我须臾害,我因他(她)厮勾死。他(她)寄得言词,抵多少草草三行字。我害相思(夹白:好重山呵),担不起沉沉一担儿!
直到最后一刻,他满心想的还只是老婆呢!
这只多情的孙猴子,显然比《西游记》中那一只更可爱,但却少了些许英雄正气。——这也使我们明白,吴承恩为了抹去孙猴子的往日劣迹、提升他的英雄形象,使用了最简便的手法:大刀阔斧砍掉缠绕英雄人物的枝枝蔓蔓,简化他的社会关系,把他塑造成一只无父无母、无亲无友、无牵无挂的猴子!而只有石头里蹦出来的,才能满足这些条件!
这同时给后人开了一条路径:如若树立英模人物,最宜找那些无家无室的“高大全”(现在好像改成“高富帅”了)人物。——想来吴承恩若活到今天,铁定仍是一枝好笔杆儿啊!
发表于 2013-7-1 15: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Invalid
求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2: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Invalid
楼主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兄弟们等着围观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陆河互动 ( 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2-2 22:35 , Processed in 0.2163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