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70|回复: 0

河田镇锚定现代服务功能区建设新定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4 00: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惠州
ca4744935ba0df750cb5fedd7504e513.jpg
清波绕城郭,河田美如画。陆河县河田镇是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客家县城。在推进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河田镇充分发挥县域中心优势,锚定陆河现代服务功能区建设定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昂首阔步迈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bf504b1e1259f61310244138fc656440.png

167eec7ad892835026a7da802ac974a5.png
激发党建引领新动能
积极创建产业集群近年来,河田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为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新动力。
52d565065518b61dc211f601dcea316a.png
宣传载体丰富。充分发挥镇委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不断丰富宣传的载体和形式,开展“微巡展”“微宣讲”活动,共覆盖全镇77个党(总)支部,参与学习人数2300余人次;成立21支驻村宣讲小分队,开展送学“微课堂”,通过“街头公园式”“田间地头式”“客家土话式”“板凳课堂式”等灵活学习,开展宣传宣讲840多次;利用党日活动,开展“我为河田高质量发展献一策”青年干部论坛,树立学习标杆典型,进一步深化交流、凝聚共识、谋划发展。奋勇亮诺争先。组织开展“一月一主题”村级党组织“书记论坛”。全镇21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围绕“经济和平安”两张报表,聚焦2023年“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的目标任务逐一公开亮诺,并立下军令状,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强化标杆引领。全镇党员干部通过开展比学赶超大比拼活动,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2023年,全镇力争农业生产总值增长 8.5%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建设粤东现代物流产业园,打造粤东占地面积最广、服务功能最多的农产品基地,创建在全省叫得响、立得住的产业集群。
产城融合绘就发展新格局
加速构建“三带一中心”河田镇立足县城区位优势,加速构建“三带一中心”的空间发展布局,即河西走廊农业精品经济带、环北休闲健身服务带、环东多彩产业教育文化带、商贸服务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打“主动仗”。
683942574f30736c3c759c33fdbdc441.png
聚焦镇域经济,着力打造粤东现代物流产业经济圈。做大做强目标定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型农产品集散基地、汕尾市智慧型绿色产业园区标杆项目,目前规划用地700亩、投资10.5亿元,通过“加工+仓储+物流+展销”一体化的“前店后仓”运营模式,服务全县特色农产品推向湾区市场。2023年计划完成基础仓储物流和蔬果粮油市场建设,启动招商,确保林润时代城商业综合体、康都酒店和致盛商业综合体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着力推动叁力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第一期建成投产,持续加大以商招商、乡贤招商力度,力争新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3个以上。聚焦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富民兴村服务圈。按照引进小微加工型企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行“镇党委统筹+乡贤平台发力+店小二服务”机制,并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电商”发展模式,采取“支部出头、党员带头”的服务方式,完善村(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用好各种传媒和网络直播平台,引导全镇富民兴村企业抱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2022年,全镇共回引服装加工企业70多家,累计提供工作岗位1400多个,工人工资年收入达8000多万元,企业年产值达2亿多元。2023年,继续打好“乡贤牌”,计划新引进中小微企业60家,解决1300人就业问题。2月份已引回8家,新增培训技术员120人,同时抓好建设“产业制造+电商+仓储物流”一体化产业平台,盘活高砂村6000平方米建设用地,预计7月份可开工建设。聚焦民生服务,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围绕“一条线、一张图、一片绿、一抹蓝、一个园、一张网”布局,着力打造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的社区生活圈,社区生活圈将成为河田镇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近年来,河田镇各社区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逐步将各项便民服务整合进来,着力推进“党建+生活圈”建设,在社区构建“社区大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五级精细化网络,把党建的触角向城市基层治理、向小区、向楼栋末端延伸,增强社区统筹协调及服务群众能力。贯通陆河大道北延最后800米,打通县城中轴线;绘就螺河碧道、河西内洞莲塘、圳口田园荷香图;打造高砂孔圣山绿美文旅景点;第三中学、镇中心幼儿园今年9月顺利开学,用好教育促进会基金,探索开设夜校课堂,服务留守学生,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撑起共享蓝天;确保新时代文化公园年底投入使用;密织“三带一中心”闭环成片凑成县城服务网,打造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便民生活服务格局。写好乡村振兴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推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模式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河田镇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聚力打造乡村产业新引擎,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写好乡村振兴“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田镇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坚定目标方向,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脚踏实地,务实笃行,着力破解镇村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点”,找准补齐短板的“突破点”。

聚焦村级集体经济“量质齐升”。针对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部分村资源匮乏、抵御风险能力差等突出问题,镇党委通过做好“加减法”,全面盘活闲置土地资源1500多亩,统筹资金210万元引进物流仓储、光伏发电等集体产业项目12个,在村资源及项目上做“加法”;同时开展“清理清欠”行动,护航村级集体利益“归仓”,清理违规合同15份,在不规范问题上做“减法”。推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模式,全镇21个村(社区)集体收入拥有2条以上增收路径,解决单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度大、效益低的问题。去年,全镇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占90.48%;2023年,除全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外,20万元以上增加2个村,30万元和50万元以上各增加一个村。聚焦未来乡村创建,提升人文环境。以螺河排水防涝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牵引,提升打造“一河两岸一景一花一馆”。2022年,已完成带状公园建设(50000平方米)、非遗文化公园、人才公园、孔子文化广场等一批休闲场所,以及赖少其艺术馆(占地14600平方米),今年元旦开馆以来开展赖少其文献展、梅香留韵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书法名家送春联等活动,参观人数2万多人次。今年来河田将持续深入实施绿美生态建设,规划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55000平方米,增加植被种植150000平方米,建设亲水公园21000平方米,致力打造环北休闲健身服务带,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城乡人居环境。在新的征程上,河田镇将奋力答好高质量发展三张“高分答卷”,努力把高质量发展“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全面激发县城镇村发展活力,为实现汕尾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河田贡献。
河田镇高质量发展蓝图
农产品基地大力推进粤东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粤东占地面积最广、服务功能最多的农产品基地,创建在全省叫得响、立得住的产业集群。
河田镇2023年目标:农业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以上村级集体收入达20万元以上:增加4个新引进富民兴村企业:60家以上
粤东现代物流产业园坚持大做项目、做大项目,做强目标定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型农产品集散基地和汕尾市的智慧型绿色产业园区标杆项目,规划用地700亩,投资10.5亿元。
“三带一中心”发展布局● 河西走廊农业精品经济带发挥醉美岳溪、荷塘内洞、田园圳口、山水共联、萄源布金、绿美大径、泉乡宝金的优势,打造不同主题、突出不同形式的美丽乡村,形成独特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 环北休闲健身服务带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契机,依托火山嶂森林公园等独有自然资源,完善健身路径建设,优化休闲服务。● 环东多彩产业教育文化带以儒美高砂孔子文化为龙头,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推进实验中学迁建,新能源技工学校建设等教育基地,形成新的教育文化产业带。● 商贸服务中心引入星级酒店(康都酒店)、商业综合体(林润时代城),打造新时代文化公园,推进高砂河东边延伸,完善陆河大道配套建设,打造城南商贸城、发展陆河电商品牌,加快推进河田幼儿园建设,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和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促进县城五大社区环境、商业、服务发展。
富民兴村服务圈计划新引进中小微企业60家,
解决1300人就业问题,2月份已引回8家,已开展技能培训二期,新增培训技术员120多名。
0c3f9bb8aefa2613e9ccdc2aa7a60592.png
服务强镇聚焦建设“服务强镇”目标,打造以城带社区的商贸服务中心,成立富民兴村工作专班,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做到精准供需,如企业用地难,为企业摸排闲置场所,企业用工难,组织培训班,为企业输送技术工,全程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以全方位的服务,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进以商招商。

71e3e7d21764983c4309a177d8592027.jpg
共同富裕村以高砂村为试点,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电商+研发+物流仓储集聚”发展模式,目前已成功引进中小型服装加工企业1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并通过技能培训使70多人实现从富余劳动力到技术工人的转变。加快推进孔子文化产业楼建设,积极盘活6000平方米建设用地,谋划建设“产业制造+电商+仓储物流”一体的产业平台,推动“加工+物流仓储+电商”发展模式尽早落地,打造共同富裕村。

12ea9080c6db33568c7e8b8e34f45bae.png
来源:汕尾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陆河互动 ( 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7-5 02:37 , Processed in 0.4818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