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护南村紧紧抓住基层党建最薄弱环节,扭住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积极发挥党建+作用,强化村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核心领导作用,研究探索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推动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党建+创新模式,把产量“提上来” 护南村党支部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本村发展现状,因地制宜,探索推行“党支部+经联社+企业+农户”模式,指导村经济合作联合社利用深圳坪山街道办帮扶的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牵头发动农户种植优良大米,免费发放谷种,采用预约收购、上门服务等方式统一收购,同时,对香米销售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度调研,形成报告,吸引本地企业龙飞米业入股,对护南香米进行重新加工、包装,随后投入市场,形成了护南香米产、供、销完整产业链。此举全面推进撂荒整治,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让农户水稻种植有销路、有收入、有盼头。据统计,2021年护南村水稻种植面积仅250亩,今年增至600余亩,增长了140%。
党支部+服务,把优质“产出来” 护南村党支部邀请深圳帮扶工作队和省科技特派员共同组建调研团队进行多次的前期实地调研,引进6个水稻丝苗米新品种,建立6块水稻种植试验田,筛选出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口感好的优质品种,交给农民大规模种植,让农民少走弯路。同时,邀请本村的种粮大户,现场观摩和推介,对水稻种植、农药使用、虫害防范等进行专业指导,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水稻科学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既实现水稻产量的增长,又实现品质的提升,保证食品“源头”安全,进一步推动打造绿色安全大米品牌。
党支部+代言,把销路“打开来” 护南村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帮扶干部“圳”能量,化身护南大米“代言人”“推销员”,把手机作为“新农具”,把销售作为“新农活”,把打造品牌变成“新农业”,通过抖音、微信小视频和朋友圈等方式开展“线上吆喝”,提振护南大米“品牌影响力”,让护南大米搭上了互联网快车道,推动产品进入深圳机关单位食堂和工会,构建起第一书记代言带货、促农增收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护南香米销售45140斤,销售额26.5万元,按每销售1斤村集体收入1元的比例,增加村集体经济4.5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仅大米销售便可增加10万元。
下来,护南村党支部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规划成立农业生产服务队,以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为目标,进一步盘活撂荒地,科学高效开展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真正做乡村振兴的“耕耘者”,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赋能提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