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rvin 于 2016-7-15 17:12 编辑
小时候家境贫寒或者是被父母穷养长大,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呢?这样的体验你曾有过吗?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坐汽车,其实我已经早过了免票的身高了,可妈妈硬让我缩在她怀里,就露出小半边脸,为的就是让我装小孩能免票,当时我在她怀里紧张极了,就怕售票员过来揭穿。这事一辈子都忘不了。 ▲小学的时候组织旅游,是自愿的,因为家里没钱,我一次都没有去过;学校订校服,妈妈不同意,说怎么能够强制买呢?居然跑到学校去闹!从那以后,我在老师同学面前总觉得矮人三分,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 ▲以前家里穷现在稍微好点了,但是我妈永远改不了占人小便宜的性格。小时候还一直对我说,你要记住你是穷人家的孩子,这句话直到现在都是我的阴影,让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小时候家里条件特别好,那个时候自信开朗也爱交际,后来爸爸生意失败家里又发生了很多事情,没钱了我却还是读私立学校。同学都很有钱,我买不起他们都喜欢的名牌没去过他们旅行的地方,被老师瞧不起被同学说衣服难看土,聊天插不上话人就越来越内向自卑。 ▲买东西回家了永远给父母说少一半的价钱,打篮球去运动从不敢买瓶水。头发很长了,但是妈妈会说不算很长再过几天去剪,太多太多。从小在贫穷家庭的苦楚真的不是很多人能体会到的,我今年21岁。 ▲我小时候总吃不上饭,现在依然低血糖。我从小到大没吃过几次零食。同学春游带的都是什么旺旺、亲亲,喝的是可口百事。我拿饭盒装的剩菜剩饭去的,油了半书包。我从小都是捡姐姐的衣服裤子穿,有时候别人会觉得谁家女孩这么丑。我从来都没有捐过款,从小到大。因为没有钱…… ▲对钱的渴望超出钱本身的价值。我家里不穷也不富,父母吃穿不亏待,但是手里不给留钱,十块钱也要问清楚怎么用的,除了学习别的都不关心,工作了还试图让我工资全部上交,也算穷养长大的吧。我现在对钱有极强的控制欲,精打细算得我自己都心疼,其实根本不必要浪费那些时间去省那几块钱,可是我忍不住。 ▲小时候随全家从农村迁到县城,因为条件都不如人家,所以自卑是注定的。记得那时班里弄通讯录,全班就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没有家庭固定电话,当时觉得特别难为情。因为全家四口住的是爸爸单位的一间小房间,所以从不敢叫同学到家里玩……现在条件好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在同学面前仍旧自信不起来。 ▲父母整天说穷穷穷,导致自己现在不愿意进高级场合,比如4S店售楼处,一进去就脸发烫,就连去理发看到装修高档些的我都不敢去…… ▲家里不算穷,但父母很节俭,觉得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后来我上班了工资还算不错,可是去电影院看电影我妈说在电脑上也能看为什么要花钱,去办健身卡我妈说在小区里就能跑步为什么要花钱,还说我一个月吃饭600块就够了剩下的都要给他们。其实我并不算穷,却过着很穷的日子…… ▲从小家里就给灌输我们家穷,不给零花钱,和同学一起买零食同学买我不买,同学过生日没钱送生日礼物,带好朋友回家妈妈会摆脸色说又要花钱买菜。男孩子约不敢出去,因为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因为是女孩所以没有上大学,要留着给弟弟。 因为不想下一代也这样,于是拼命地赚钱。在朋友同学眼里我过得风生水起潇洒自如。但是我自己知道我骨子里是自卑的,遇到大场面还是会捉襟见肘。偶尔会遇到一些人,她穿的也许不如你大牌,但是落落大方真的不是从小经历贫穷有自卑内心的我们能比的。 ▲我妈说过一句当时不懂,现在觉得很靠谱的话,“气质这东西是靠钱堆出来的”! 相信有不少年轻家长们都谈论过这样一个话题:孩子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似乎很多人都认可这样一种观点“穷养儿富养女”,意思是儿子一定要穷养,而女儿则必须从小富养。 说白了,这句话前面其实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并不穷。 对于真正的穷人来说,穷养孩子是注定的,只有吃穿不愁的家庭才会去思考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 贫穷是可怕的,也是无奈的,难怪都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人世间,他们已经在尽自己所能给你最好的生活,所以我们没法埋怨,说直接点,这就是命! 有些人,靠父母改变命运;而有些人,靠自己改变命运;还有些人,一辈子都跳不出命运的魔咒,终身就是这个命! 所以,如果你身为父母,而你拼尽全力也没法改变贫穷命运的话,那么请一定不要因为穷而让孩子从小失去自尊和希望。 1、你可以教会孩子争取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但请不要教会他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出卖人格。 2、你可以告诉孩子家里很穷,但请不要漠视他所有在你看来不合理的需求。 3、你可以告诉孩子不要和人攀比,但请不要因为孩子有了不平衡心理而一味批评辱骂。 4、你可以告诉孩子要节俭,但请不要让孩子学会抠门小气。 5、你可以告诉孩子因为家里没钱,所以没法满足你的兴趣爱好,但请不要阻止孩子追求他所喜爱的事物。 6、你可以告诉孩子不要痴心妄想,但请一定不要让他失去梦想和信念! 以上来自搜狐网 其实小编觉得,穷养富养这种说法大多数时候都是相对的,父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恨不得把自己能够做到最好的条件提供给孩子们的。而家庭条件困难的那些孩子,父母亲早教方式不恰当导致他们心理有阴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够运用自己的所学所知来调整心态,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在明知自身父母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不能够因为父母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原因而责怪父母,而是应当体谅父母因自身环境所限制导致的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当然,在自身的发展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也使得自己将来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得以健康发展。(以上观点纯属小编本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