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923|回复: 0

提醒丨高考前,一大波诈骗来临!这些手段你必!须!警!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5 11: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惠州

高考即将到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部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对考生和家长实施高考诈骗,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提醒全省广大考生,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不法分子的涉考诈骗行为,切勿参与和实施高考作弊。

谨防15种高考诈骗伎俩!

20160605095300_91c8b7031498db86abf79ccf2f01a472_1.jpeg

20160605095300_91c8b7031498db86abf79ccf2f01a472_2.jpeg

20160605095300_91c8b7031498db86abf79ccf2f01a472_3.jpeg

20160605095300_91c8b7031498db86abf79ccf2f01a472_4.jpeg

20160605095300_91c8b7031498db86abf79ccf2f01a472_5.jpeg

20160605095300_91c8b7031498db86abf79ccf2f01a472_6.jpeg

20160605095300_91c8b7031498db86abf79ccf2f01a472_7.jpeg

20160605095300_91c8b7031498db86abf79ccf2f01a472_8.jpeg

除了要注意被人诈骗,

自己也不能骗自己哟!

从今年起,高考作弊将入刑定罪!

2015年11月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普通高考、全国研究生考试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根据今年6月1日刚刚施行的新修订后的教育法,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抄袭他人答案的,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作弊行为,将被终止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广大考生切勿携带虚假“试题答案”和作弊器进考场,切勿组织和参与各种考试作弊行为,以免受到法律的严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陆河互动 ( 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7-7 02:10 , Processed in 0.5440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