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8738|回复: 13

【回忆】客家人,还记得那些年在农村烧火做饭的日子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1 16: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惠州
本帖最后由 阿凡提 于 2016-5-31 16:48 编辑

小时候每到做饭时,在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旁,听着烧柴声、炒菜声,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最喜欢给妈妈打下手,坐在灶门前给母亲添柴烧火,然后时不时吞着口水,伺机还偷上几嘴。
745b561d8611e6a697641035a1489071.jpg
似乎在现在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只是那入口醇香的味道久久难以让人忘怀......
339f7c29b0e126edadb035625d8c1025.jpg
灶屋四壁被烟熏得黑漆漆,灶房墙上挂着腊肉。
476dc6a006b23f361b81a520c2b62deb.jpg
柴火有干的树枝也有禾秆草,抓一把塞进去,噼里啪啦地就燃开了,大自然的美味也弥漫开来。灶膛前闪烁着的火苗,舔着锅底,也映着妈妈慈祥的脸庞。火烧得旺的时候,在灶膛口窜动着,扑向早已被熏得幽黑的墙面。烟熏火燎的灶房,系着围裙的妈妈,大铁锅熬着一锅稀饭,这才是家最温暖的味道。
7ad361a99769e8ac7d7fc3ca4fb708f6.jpg
柴火灶烤红薯
ede45bbdbeda464000296e62b8cfa418.jpg
c68aac640d4005138cbb9df6e202993f.jpg
记忆中的炊烟总是跟烤红薯联系在一起,放几个红薯放到灶膛里,等飘出饭香的时候,红薯还在接受着火的熏烤,酝酿美味。
f59cd5db25261db3146b481d55961911.jpg
等红薯出灶的时候,满满一层灰也抵挡不住它的诱人飘香,顾不了那么多,直接掰开就吃,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dab9ec92e472fbee66041d1302877108.jpg
时间可以改变容颜,却改变不了情怀,柴火灶保存下来的记忆,总是回味悠长。
acd9adb955205e168ccaa1ed1af07d9a.jpg
一方灶台,烧柴火煮饭菜,传达这暖心至深的饮食原味。
8b319c8d78d974941c1924a752e12afe.jpg
农村称厨房为“灶前”,旧时是没有煤炉、煤气灶的,都是用土灶烧柴草来做饭。
d3d9f8b47cffb9591a1f7a8a6ed9148a.jpg
一般客家人的土灶有两个口,一个是放大锅煲水煮菜,一个是放小锅蒸饭、红薯、芋头等。
0147b56250d910b6d23fe8df9f04bf34.jpg
在灶头上面放油盐酱醋、瓶瓶罐罐等,而位于灶口的正前方,距灶膛口一米开外,围着的是堆放柴草的地方。靠灶头前则放置着几件生火的用具:吹火筒、烧火棍、火钳、火铲、火叉等。
4dc28eab3ac6df4f2bca53d773ae25d3.jpg
烧火是件麻烦又讲究技巧的活儿,点火、添柴、拨弄、吹气、疏通样样有学问,过去土灶不通风,要想火不熄灭,火势合适,就离不开这几件宝了。
9ec78356343e500c79511c75b4d5f45a.jpg
吹火筒:是一截不到两尺长的竹筒,一般有三个竹节,前两个打通,第三个钻一个小孔,一头吹气另一头出气。
a20c7116618594704f03673b97ad869c.jpg
做饭时,一个人既要在锅里炒菜,又要给灶膛添柴,总有衔接不好的时候。如果柴禾接不上火,明火自然会熄灭。要想火重新燃起来,得在添加柴火后引火;还有,有时只需要用小火,有时又需要大火。将炊火筒有眼的一头凑近火苗,一头接在嘴唇上,深吸一口气,鼓着两腮,用力猛吹,吹得火星熠熠生辉,靠着的柴火自然就燃起来了。吹火筒在以前,是人们做饭的好帮手,底部的那端常被烟熏火燎得发黑,并带有残缺,而接嘴唇的那一端却被手摸得釉光滑亮的,竹皮纹理清晰可鉴。
881f4e53884d5015a323a0b33388cc96.jpg
烧火棍:是人们从干柴堆里随手取的一根木棍,烧火棍大约一米来长,多选用拇指粗细且较直的木棍,只要用着顺手就行。烧火时用烧火棍将柴草挑起,火就会很旺。需要小火时,就用烧火棍把柴草压在灶底。烧火棍用的时间久了,会越烧越短,短到不好拿了就当柴火烧掉,再找一根。用细竹竿当烧火棍时遇火会发出噼啪的声响,有时还会把锅炸破的。
9f96207afb6d486eaf93127ad71f6c1c.jpg
火钳:主要是在烧火时用来添加柴火。烧水做饭要用火钳不断的往灶膛里添柴火,火才不会熄灭。钳一般由铁匠打成,分成两部分,均由手柄,钳肩,钳臂组成,在钳肩处相互交叉点安装一螺栓便于活动,样子像剪刀。钳的一头是两个豆瓣形的把手,中间有铆钉将其连接起来。另一头就与剪刀不同了,是长长的铁脚,打铁师傅将其顶端打成薄薄的圆形,这样更容易钳牢各类东西。这两根铁脚一定要长,不然手就得往灶坑深处伸,火就会烫伤握在把上的手。在上世纪80年代,有些人的生活好了,烧起了煤,烧煤最常用到的就是火钳,换煤时既不会夹烂煤又可以减少煤逐块夹出时热量的损耗和煤灰的撒落,非常方便实用。
6345ace28191463d87c9c995a79e6e53.jpg
火铲:主要是用来陶灰,如果灶膛锅洞里积了灰,火力就不猛,就得用火铲掏灰,可以用火铲伸入灶膛锅洞里掏,也可以从灶膛锅洞底下的灶坑里伸上去掏捅。它的铲头由铁或钢制成,类似平底锹,前头为平直的利刃,后面根据用途安装长短不一的木柄。其中长木柄多用来掏灶坑里面的灰土,而短木柄则用来掏火炉里面的炉灰。
c0675a289adc4211db0a6db51f59fd59.jpg
火叉:除了具有烧火棍的作用外,“U”形的样式上有一铁箍连接木把,两齿锋利,人们在烧火的同时,常常还会烤东西,穿上两个玉米或是红薯,放在灶膛里烧熟,烧的同时要不住地翻动,才不会烧糊。烤出来的玉米、红薯又香又好吃。
f5ff58126f2fc71de13e00ee1c75bb6d.jpg
弹指一挥间,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乡村也电气化了,煤气灶、电磁炉毫不客气地把土灶挤出了人们的生活。土灶、烟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些灶前的生火工具,从此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难觅踪迹。
27ff37609eb845d0eb70d6dbb6c3821b.jpg
客家的小伙伴们,你还现在还会用柴火灶吗?



发表于 2016-6-1 17: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
路过。支持围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 06: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菲律宾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 22: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澳大利亚
小白一个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 04: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巴基斯坦
非常不错,先分享,收藏保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 09: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澳大利亚
very good 好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 15: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日本
支持,楼下的跟上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5 0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台湾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5 05: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5 08: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澳大利亚
无论是不是沙发都得回复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陆河互动 ( 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2-13 10:11 , Processed in 0.43639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