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很多建筑因外形“奇葩”被网友吐槽,腾讯大粤网特推出该组图策划,列位看官请开始“欣赏”吧!
广州圆大厦(铜钱大楼)。广州圆大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经济圈最南端,是由意大利人约瑟夫设计的一座半圆形建筑物,呈“U”字形状。大楼设计师、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Joseph DiPasquale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栋建筑使用了“圆”这一理念。
广东塑料交易所负责人则解释,珠江岸上的环形建筑,与映在珠江水里的倒影,形成“8”字,这被认为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大楼形状像‘水轮车’,且与珠江水里的倒影形成‘8’字,寓意塑料交易风生水起。由于此建筑形似铜钱,网友称其为“铜钱大楼”。2013年9月24日,广州“铜钱大楼”经过10万元征名,已正式命名为“广州圆大厦”。2013年12月16日,广州珠江边的土豪金“圆大厦”正式落成。
“该建筑风格很怪异,形状像一枚大铜钱,容易让人联想到暴发户的心态。”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教授对设计方的“玉佩”理念并不认同,他说,玉佩体量很小,而该建筑体量巨大,另外,从普通人的视觉感受来说,一眼看上去基本都不会联想到玉佩,而是联想到铜钱。
此外,汤国华还表示,珠江边的建筑,按照与珠江的距离应该是从低层到高层的。如果在珠江边上就建一座这么高层的建筑,从人们的视觉心理上来说,珠江就会变得很窄。而且,也会影响江风上岸。
深交所新大楼(超短裙大楼)。深圳深交所新大楼位于福田中心区,除了其傲视周围卓然屹立的高度外,这栋建筑造型可谓是简单且独特,中间一栋截面为正方形的塔楼高高矗立,最为特别的是其围绕塔楼的裙楼没有“拔地而起”而是悬空在塔楼的中下部,裙楼下留下了悬空的与地面间隔的部分。
深交所新大楼的“丑名”早已远扬。不少深圳市民路过深南大道,都要对这个现已成型的庞然怪物评头论足一番。引发争议最多的是,深交所新大楼形似股市K线图中带有很长上影线的十字星,被网友指责“晦气”。
还有说法认为,这个建筑像矗立在深圳中心区的一个大阳具。不少人把关注点都指向了大楼中下部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漂浮平台。曾有网友戏称为“超短裙”。
不过,这个“漂浮平台”可号称是设计者的匠心所在。深交所新大楼的设计师是荷兰建筑设计天才库哈斯,这是他继设计了具有空前视觉冲击力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俗称“大裤衩”)之后,在中国付诸实施的第二个代表作品。
库哈斯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指出,这个巨大的“漂浮平台”既成为承接上部的平台,同时又释放了下层的空间,抬升大厦的基座,提高了大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也增加了大厦的曝光度,从这个空中平台上,能向全世界的证券市场发布最新的信息。
“橡皮擦大楼”和“铅笔大楼”。在广州珠江新城的核心区域一前一后耸立着两座标新立异的甲级写字楼广晟国际大厦和珠江城大厦,被称之为“橡皮擦大楼”和“铅笔大楼”。
“橡皮擦大楼”和“铅笔大楼”。橡皮擦大楼(珠江城大厦)建筑高度309米,总楼层71层,地下5层。铅笔大楼(广晟国际大厦)总高度360米,其中地下6层,地上59层。
珠江城大厦(橡皮擦大楼)。广州珠江城大厦(Pearl River Tower)位于广州天河区珠江大道西和金穗路交界处,设计高度309米,71层;由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开发,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承建。
广州珠江城大厦(Pearl River Tower)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的核心区域,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最节能环保的摩天大厦”——大厦将实践建筑本身“零能耗”的环保理念。珠江城大厦是中国首栋零碳建筑,亦是现今全球最节能建筑之一。大厦独特的曲线外形可以增加风速,透过内设的风力涡轮机,进行风力发电。
珠江城大厦将气候技术、太阳能、风能方面的创新性方案融合起来,可自行生产其所需要的能源,利用风能、太阳能自行发电,甚至可以把多余的电卖给电网。珠江城大厦由美国芝加哥建筑师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设计。
广晟国际大厦(铅笔大楼)。广晟国际大厦位于广州珠江大道西和金穗路交界处的珠江新城B1-6地块,占地面积79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建成后其高度达到360米,其中地下6层、地上59层,为广州第三高楼。
广晟国际大厦(铅笔大楼)。广晟国际大厦位于广州珠江大道西和金穗路交界处的珠江新城B1-6地块,占地面积79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建成后其高度达到360米,其中地下6层、地上59层,为广州第三高楼。
广晟国际大厦(铅笔大楼)。广晟国际大厦位于广州珠江大道西和金穗路交界处的珠江新城B1-6地块,占地面积79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建成后其高度达到360米,其中地下6层、地上59层,为广州第三高楼。
广州南丰汇(积木大楼)。南丰汇是琶洲商圈核心地带的大型综合性项目,由香港南丰集团与汇贯基金斥巨资 50 亿元联手打造,项目主要由南丰汇环球展贸中心和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两栋物业组成,总规模达 30 万平方米,涵盖高端汽车展示、国际时尚购物、甲级写字楼、专业展馆、五星级酒店等功能模块。
该大楼从外观看好似由一个个积木叠加而成,故被称之为“积木大楼”。
承担南丰汇工程设计的奥雅纳工程顾问曾参与设计了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也曾参与设计广州第一高楼西塔。该建筑外立面呈现出别具匠心的现代几何式立面,错落有致,南丰汇的塔楼7-18层更是像积木条随意搭建而起,让建筑充满情趣。
网友评价:设计师小时候没有积木玩,这是在弥补当年的缺失吧?虽然是玩笑,但是说明了设计师的创意灵感。还有网友称:神马积木呀,不就是棺材大楼嘛,想升官发财吧?
深圳市民中心(魔鬼鱼建筑)。深圳市民中心是市政府主要办公机构,同时也是市民娱乐活动的场所,现已成为深圳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成为了深圳市政府的形象代言。
深圳市民中心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南北中轴线上,其建筑形象如大鹏展翅、气魄宏大,象征深圳市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中的腾飞和发展。
该工程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84.7米,是深圳最大的市政建筑。
市民中心由美国Lee Timchula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整个建筑规模庞大,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总长度435米,最大宽度145米,总投资为二十三亿元人民币,分为西区、中区和东区三部分,西区主要是政府办公用房,内设二十几个局,主要有门厅、会议厅、走廊、领导办公室和普通办公室等。
网友评价:简直就一魔鬼鱼啊![注:蝠鲼(拼音为fú fèn),又被称为魔鬼鱼与毯魟。]
湛江珊瑚屋。下面将提到的建筑则不是贬义的“奇葩”,而是珍贵的存在。珊瑚屋是指用珊瑚石做墙体建造的房屋。湛江徐闻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隅,地处海陲,近海又靠山,先民们凭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的睿智,利用独特的生态环境,创造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大自然交融相处,维系着世代的延续繁衍。
由于近海,人们煮海为盐,捕鱼为食,利用海珊瑚营造自己的家园,于是产生了全世界都独一无二的珊瑚屋。在徐闻本土,从南山镇的南山村、仙人座、二桥、仕尾—迈陈镇的对楼、新地、港头—角尾乡的许家寮、下寮仔、放坡、港门、鹅房—西连镇的金土、水尾......都广泛有珊瑚屋的村分布。
在近几年的考察中,我们发现的都是小树丛式的硬体珊瑚石,这种珊瑚石徐闻人称为狗骨沙石,徐闻当地人多用来烧石灰用的。上述这些村庄的村民,世代采用海中的珊瑚石作为建筑原料,一段段一节节地叠砌起来,构成屋墙。亦有用大块珊瑚石削切成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的石块,不用任何粘剂干砌成墙,墙体密不透风,外观平整美丽。
珊瑚石是海石,不怕咸涩海风的侵蚀,由于它本身具有石灰特点,遇风雨淋洒,而产生一种自然粘合的胶接板结作用,再加上它本身质轻,压力不大,所以垒造得屋墙和围墙都相当坚固。由于易削切,墙体外观也相当平整,并给人留下一种非常写意的快感,我们不但能看到生灵活现的尤物,也看到它在生命终结后,仍为人们留下绝妙的风情风物,成了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道旅游的风景线。
如今,珊瑚被列入受保护资源,村里人都自觉地加入了保护珊瑚的行列,不再用珊瑚建房了,但村中还保留了数百户过去用珊瑚建的房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为徐闻的建筑奇葩。现在,村里人人参与保护珊瑚,人人以保护珊瑚为荣。
揭阳岐山车站。下面提到的建筑的“奇葩”之处与其外形、结构无关。在广东揭阳市黄岐山脚下,有一片占地数十亩的建筑群,规模宏大,正门上方“岐山车站”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然而,这个在官方文件中被定义为揭阳市一级站场、广东省站场总体布局二级枢纽站的汽车站,在竣工8年之后,却始终没能迎来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媒体称,岐山汽车站2001年动工建设,2004年建成,至今未能投入使用。随着时光流逝,这座耗资2800万元的汽车站多处建筑已出现漏水。
岐山汽车站总经理吴某告诉记者,包括临聘人员在内,车站共有工作人员80余名,“但目前只有我还在正常上班。”他说,“因为车站没运营,工资待遇保证不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来上班了。”吴总经理介绍,岐山汽车站于2000年左右申请立项,“当时为了建起这个车站,揭阳市打了很多报告,时任市领导和市交通委员会领导还去北京,连续几天等在交通部大门口,希望能‘堵’住相关领导,尽快批准立项。”最终,岐山汽车站项目建设获得批准。“中央财政拨了一部分款项,省、市配套一部分,2001年动工。”吴某告诉记者。
2013年1月21日,揭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该客运站将在春运首日也就是1月26日正式投入规模化运营。车站运营后,将会有100多名工作人员,揭阳市长途汽车也将会全部在岐山车站发送。为什么岐山汽车客运站会闲置8年?在新闻发布会上,揭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建伟在回应这个问题时说,这主要是因为之前岐山汽车客运站隶属于揭阳市交通运输局,而揭阳市汽车客运站属于揭阳市国资委,如果贸然将揭阳市汽车客运站的长途运输转到岐山站,将会影响到揭阳市汽车客运站的正常运营。目前,岐山汽车客运站直接划归揭阳市国资委管理。另外,岐山汽车客运站位于黄岐山脚下,位置偏僻,配套设施不完善也是闲置原因。
东莞“空中别墅”。2013年,一张“空中别墅”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从照片上看,建筑一共五层,在三楼平台上用十几根柱子又搭建了类似别墅的连体建筑。“空中别墅”引来众多网友的“膜拜”。网友纷纷转发、评论。有网友称其为“力学经典”,甚至“牛顿见了也被气死”。不过,也有网友担心,这样的“空中别墅”结构在抗震上有隐患,“稍微有侧向力都会倾覆”。
据了解,网上疯传的“空中别墅”位于东莞石碣镇刘屋村和睦街,但随后该建筑被指是违建。
“空中别墅”相比周边民宅来说格外显眼,民宅占地200平方米左右,外围砌上了围墙。“房子内部装了一部电梯,直达楼顶。”一名曾经进去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般很少在民宅里面有建电梯,但这个电梯一共有五层,从一楼直达楼顶。据他介绍,除此之外,民宅四楼平台还有一个水池,水池长约5、6米,宽2米左右,深度也有1.5米左右。“水池还没有装水,但从构造来看有点像游泳池。”该工作人员介绍。
据一位负责看管建筑的老人称,这房子七八年前就已建成,业主是石碣双桥机械厂的港籍老板,因为资金问题,直到去年年底才开始装修。据该老人介绍,左侧的玻璃房为观景房,坐在房内可以一览东江沿岸美景,右侧是一个面积约20多平米的游泳池,配套的空中储水池已建成。业主光设计费就花了十几万,还专门请工程师计算过受力问题,确定圆柱可以承受起两栋别墅后才开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