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姓新解 廖清涛 廖姓在泱泱大国的中华民族中是一个较大的姓氏,曾有姓氏专家统计,将廖姓排在百家姓前100个大姓中的第66位,近年由国务院公安部根据人口普查统计,廖姓已排在百家姓中第62位。廖姓人口之多,分布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有一些人甚至是我们廖姓人,对我们姓氏的“廖”字不甚了解,认为“廖字无解”,其理由是所有的汉语字典、词典,对“廖”字都只有作姓的说明,而无其他任何解释,因而得出上述看法。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肤浅的。那么,该如何来解释廖字呢?这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我们仔细想想,“廖”字只作姓用而不作其他解释,这就正好说明了我们的廖姓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姓,不能用可表其他意义的任何一个字来替代,造字的先人们只得专门造出一个“廖”字来表示我们的姓。这就充分证明,用“廖”字来表示我们的姓氏,具有“重要性”、“专属性”和“不可替代性”。 下面,我们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廖”字。 首先,我们来看“廖”字的形象——“廖”字活像一个向着东方腾飞的人。廖字上面的一点一横就像人戴着的一顶毡帽;那广字的一长撇就像人穿的披风;廖字下面的三撇就像人腾飞时向后飘舞的衣锦;若是用行书或草书来书写“廖”字,处于上面的两个略有变形的“习”字就很像人的两只眼睛。因此,可以这么说:“廖”字活像一个头戴毡帽,身着披风,目光炯炯,向着(右侧)东方腾飞的人。众所周知,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从廖字的形象可以看出,廖姓人和其他炎黄子孙一样,是这大千世界当之无愧的永恒主宰。 其次,我们来看“廖”字的笔画——“廖”字是由四种兵器组成的字。廖字上面的一点一横活像防御武器“盾牌”,可用来抵挡敌人的枪、矛、刀、剑与飞箭,以保护自己;广字的一长撇和廖字下半部分的四撇一捺活像六把大刀;廖字上部的两个变形习字中的两点和两斜挑,就像四把锋利的匕首;两个变形习字中的一横折就像两把挠钩。这后面三种兵器都是进攻武器。从“廖”字的笔画可见,廖姓人既有防御武器,又有进攻武器,就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有力地进攻敌人,无论再狡猾、再强大的敌人,廖姓人多能战而胜之。 第三,我们来看“廖”字的组成——“廖”字是由三个具有褒义的繁体汉字缩合而成的新字。第一个字是“廣”字,当它缩略了其中的“黄”字后就变成了简化的“广”字,这就象征廖姓人具有广阔的胸怀、广博的知识、广远的前景、广大的地域、广袤的空间。第二个字是“習”字,当它缩略了其下面的“白”字后,就成了简化且略有变形的两个“习”字,这就喻示廖姓人是爱好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而且既要习文、又要习武的勇于上进的人群。第三个字是“珍”字,当它缩略了其左边的“王”字后就留下了“珍”字的右半部分,并置于廖字的下部,以此作为廖字的基础,这就说明廖姓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姓氏,是一个值得人们倍加珍惜的姓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廖字并非无解,而是可有多种解释。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廖姓是一个与众不同,既有明显特色,又有丰富内涵,还有深厚底蕴的一个重要大姓。如上解释,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宗亲的共鸣,以便更加深入、广泛地来探讨我们共同的廖姓。 笔者是叔安公123世孙、崇德公45世孙、銮公39世孙。我为自己是廖姓人而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因为我们是圣君贤王之后,今天又肩负着复兴家族、复兴民族、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我要珍惜我们的廖姓,我要赞美我们的廖姓。借此机会,我要用我笨拙的笔,用我真诚的心写一首诗——《廖姓礼赞》,以此抒发我们廖姓人的共同心声: 一手盾牌六口刀,四把匕首两钩挠; 防御进攻遂我愿,强敌再狡也难逃; 保国卫民作己任,复兴中华多勋劳; 泱泱大国千家姓,为人姓廖当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