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2561|回复: 5

传说中的石狗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3 21: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惠州
传说中的石狗屋 (惠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州市惠南大道南端穿过秋长镇的铁门扇村,将该村分成东西两部分,位于东面的黄竹坜古村庄有两座相并立的客家围屋,就是黄竹坜的石狗屋和老屋。其中面貌较新的有石狗相伴的为石狗屋,另一座面貌较旧的月池塘边树立墩夹的为进士第。
黄竹坜早在500年前就有人居住。现代黄竹坜叶姓人的上祖来自梅州兴宁叶氏叶僐公的十二世后裔。据叶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元年(农历壬寅年,公元1662年)春天,叶氏兄弟叶特茂、叶特盛由兴宁县合水溪唇徙居归善县淡水沙坑(今惠阳区秋长镇铁门扇村),叶特茂(1617——1709年)定居黄竹坜(今铁门扇村石狗屋,叶特盛定居周田村),为黄竹坜开基祖,是沙坑叶氏的主要始祖。特茂公于清康熙8年(农历己酉年,公元1669年)兴建祖屋一座,称为上屋。并在屋前方种植一片黄竹,黄竹生长得很茂盛,且连年竹报平安。特茂公兼有高尚的人品,十分赞赏竹文化,欲用黄竹定村名。由于我族要在沙坑乡发展,在沙坑里有坑就有坜,坑、坜是同义词,坜是坑的中心。公即取三字开村名曰“黄竹坜”,写下竹叶文化第一页。沙坑叶氏就以祖居地黄竹坜为中心得到迅速发展。特茂公有子五人,其中四个儿子在沙坑发展,次子叶荣庭在黄竹坜扩展,三子叶辉庭在铁门扇建造一座大型的南阳楼,四子叶显庭在求水岭建造房屋一座供其弟焕庭后裔居住,显庭公又在鹧鸪岭兴建房屋定居。特茂公93岁高龄去世,叶氏后人敬称特茂公为落诞祖竹叶公,尊为沙坑叶氏一世祖(惠阳世系)。
沙坑叶氏黄竹坜二世祖叶荣庭(1642——1708)于康熙29年(农历庚午年,公元1690年)在祖屋旁边下方兴建一座半月形的客家围屋,门前修筑了月池,月池与围屋之间为禾坪,此屋称为下屋,可供100人居住。下屋的主人叶荣庭有两个儿子,长子叶天保、次子叶天佑。兄弟分居时,叶天保又在米糊坝兴建一座规模不大的房屋,而叶天佑一家就住在黄竹坜的下屋。叶天佑有五子:长子叶维科、次子叶维一、三子叶维乔、四子叶维泰、五子叶维新。叶维科在下屋的右边修建了散屋,再次扩大居住范围。叶维科有三子:叶德纯、叶德斐、叶德雄。叶德斐有五子:叶开第、叶开清、叶开萼、叶开鼎、叶开香。叶开第字定高号东林,清辛丑科进士,任虎门都间府,镇守广东海防。并在虎门修筑了坚固的炮台,在后来的鸦片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州府在其高曾祖父房屋门前两边树立了墩上加夹的功名碑,在祠堂门上悬挂进士第牌扁,对其功德予以表彰。
叶天佑的第五子叶维新(四世祖)字向阳号葵园,出任惠州府司马,亲自主持建造了沙坑乡象山挺秀文字学舍(今秋长中学的前身),为沙坑叶氏子弟提供了学习场所。叶维新又于乾隆30年(公元1765年)对上屋进行了重修,将原来规模较小的方形屋扩建成规模较大的半月形大围屋。在重修时注重石料的应用,用上了大量的鹅卵石、石板,用于铺路。所有的大门都装上了大块的石板,而且石门槛很高,正大门的门楼两侧树立了高高的石柱,石柱的下面放置一个鼓形的石墩,手工艺非常精巧。正大门前是一个长方形的禾坪,禾坪的下方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池塘也叫鱼塘,在鱼塘的两边分别放置一蹲石狗。由于上屋的人也是从下屋迁过来的(原居上屋的人已经分居于沙坑各地),上屋人就称下屋为老屋家,而住在下屋的人就称上屋为新屋家,称呼很亲切。上下两屋并立,合称为鲤鱼屋。在池塘旁边蹲立的石狗是上屋的守护神。因为在上屋的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庙仔向着上屋。在客家话中庙与猫同音,鱼怕猫,猫怕狗。为了驱逐邪气,上屋的主人只好在鱼塘的两侧边放置了石狗。石狗的姿势是座蹲的,且目视前方,守护着鲤鱼屋。但是,有一天晚上,对面的人在黑夜里把那头母石狗偷走了,不知去向,现在仅存的那头是公石狗。这样一来,上屋的主人干脆把整座上屋改名为石狗屋了,保持那宏伟的气势。这就是石狗屋名称的来历。
现在有些人把石狗屋的“狗”字写成草头“苟”,这是不恰当的,是乱写,是错写。也有人把黄竹坜的坜字误写成“沥”,这也是不恰当的。至于黄竹坜村前绕过的那条小溪流水,当地人称之为“河坜”,在当时那河水可以饮用。
时过境迁,原来住在黄竹坜石狗屋和老屋里的村民,都搬迁到屋村外另起新居,而大部分的人走到更远的地方寻找发展了。但是,特茂公倡导的竹叶文化至今在秋长一带影响深远。根据考证,今天秋长镇名称的来历,就以竹叶文化起名的,以诗为证:
秋溪长兴满地叶,
逢春生根更茂盛。
竹叶源出沙坑地,
秋水长流秋长家。
注解:第一句,秋溪、长兴都是叶姓人居住的两个乡。
第二句,逢春是特茂公的字号,生根即指落诞祖有叶落生根之意。茂盛借指叶特茂、叶特盛兄弟;也暗合
蒋田四大房的房祖叶茂春、叶茂兴、叶茂秋、叶茂冬等人。
第三句,指叶氏在淡水、沙坑一带开基,重新开辟新天地。
第四句,秋水长流指川流不息的秋溪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秋长人,秋长大地就是叶姓人的家。与第一句相呼应,为秋溪、长兴两乡融合为一地提供了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
沙坑叶氏祖居地黄竹坜石狗屋祠堂对联:
基开楚叶县
业肇粤梅州

nEO_IMG_DSC00687.jpg nEO_IMG_DSC00686.jpg nEO_IMG_DSC00702.jpg nEO_IMG_DSC00695.jpg nEO_IMG_DSC00680.jpg nEO_IMG_DSC00681.jpg nEO_IMG_DSC00682.jpg nEO_IMG_DSC00683.jpg nEO_IMG_DSC00684.jpg nEO_IMG_DSC00685.jpg nEO_IMG_DSC00688.jpg nEO_IMG_DSC00689.jpg nEO_IMG_DSC00691.jpg nEO_IMG_DSC00693.jpg nEO_IMG_DSC00694.jpg nEO_IMG_DSC00698.jpg nEO_IMG_DSC00697.jpg nEO_IMG_DSC00696.jpg

【原创】寻找石狗记:http://bbs.xizi.com/thread-1799236-1-8.html
发表于 2011-7-24 09: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惠州
好帖{:soso_e179:}强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09: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河源
昔日桃花依旧红,只是未见主人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05: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印度尼西亚
好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7 08: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
哎 怎么说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6 15: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Invalid
我了个去,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陆河互动 ( 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2-9 07:38 , Processed in 0.42275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