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冲锋号。在强降雨防御的关键时刻,螺溪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暴雨中逆行、在黑夜里坚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优势,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
一、 周密部署,打好防汛“主动仗”
螺溪镇及时组织召开强降雨防御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对强降雨防御工作作出详细部署,要求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准备、安全隐患排查、易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各村(社区)迅速传达会议精神,随即进入防汛备战状态。同时,结合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入户宣传、微信视频号、微信群、LED电子显示屏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汛应急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做到“人人知晓,户户防范”,引导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主动参与防汛减灾工作。
二、 日夜坚守,紧绷防汛“安全弦”
螺溪镇全体党员干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在岗、在位、在状态,绷紧防汛工作“安全弦”,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掌握情况动态,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时刻保持手机、对讲机畅通,确保发生险情时能够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救援、第一时间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 反复排查,筑牢防汛“安全堤”
党员干部带头坚守防汛一线,冲锋在前筑牢“安全堤”,坚持下沉到村,拉网式抓好隐患点巡查排险,重点检查削坡建房、地质灾害点、房屋隐患户、城乡易涝点、山塘水库等点位。加强对存在隐患险情区域的排查管控,及时转移临灾人员并妥善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排专人跟进转移群众的管理服务工作,严防转移群众在暴雨结束前擅自返回危房或隐患居住点。
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实干精神,对排查出的塌方、滑坡等路段及时处理,通过拉警戒线、放置警示牌、发布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同时,党群合力清理排水沟、下水口等处的垃圾、杂物,加速排水,保障雨水收水畅通,密切关注各路段积水变化,杜绝安全隐患。
四、 备齐物资,筑牢防汛“保障墙”
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镇村对现有防汛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再次检查梳理,完善防汛物资储备,及时补缺补漏,确保防汛物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质量可靠,为全镇安全度汛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此次强降雨防御工作,螺溪镇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计500余人参与,形成多级联防联控体系。截至5月14日18时,全镇道路塌方3处,已及时设置警示标志,采取交通管制;紧急转移群众18户,65人,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鉴于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下来,螺溪镇将继续全力以赴,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山体滑坡排查和加强隐患区域群众转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