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豆腐是客家三大名菜之一。 这道菜是根据北方酿饺子演化而来的,由于南方稻多而少麦,又盛产黄豆,人们便把豆腐当作饺皮酿进肉馅煎煮熟,发现味道特别鲜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馅料以各人口味或家庭丰俭而定。一般以五花猪肉为好,配上少许香菇、鱿鱼、虾仁等,加上味精、盐,将馅酿进火柴盒大小的豆腐块中,用植物油熟炸再转煲10多分钟即可吃。兴宁北部山区有用猪肉与葱白酿豆腐的,别有一番风味。蕉岭人喜用海乌咸鱼或鸡蛋瘦肉作馅。南雄人有油烧豆腐的作法。福建连城有著名“四堡酿豆腐“,浓香软嫩,清爽可口,吃后不忘。寺庙膳食中的斋酿豆腐,馅料为花生仁、韭菜、葱白、腐竹,植物油炸、煎、煮均宜,香味四溢,吃不腻口。酿法上,梅州市区的梅江区、梅县区人最奇特,以三角块造型。烹制手法上,有红烧,有炸、煎、煮、清蒸的,有半煎半煮的,也有打火锅的。五花八门,争奇斗艳。 关于酿豆腐的由来,有N个版本,以下是其中一个。 从前,一兴宁人和一五华人,两人秉性相投,非常要好,结为同年。一天,两人在梅州梅城相遇,相邀到饭店吃饭,在商议吃什么菜时,兴宁人说吃猪肉,五华人豆腐,两人互不相让争吵起来,店家怕他们吵翻,丢了生意,便想出一条妙计:用剁碎的猪肉拌上鲜美的佐料,然后酿进一块块豆腐,先煎后煮,弄得又香又甜,两人吃起来,觉得味道比单独吃一样不知好多少倍。从此,酿豆腐便成了客家名菜。 我这客家外地媳妇学这道菜,也是学了很久哦。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