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跟其他地方一样,有很多宽阔平坦、靠近江河边、地理环境好、交通方便、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形成了圩市。即集市。有些比较大的圩市还有“圩日”。“圩日”也叫“圩期”。“圩市”在闽粤地区也称“圩场”。陆河人称“圩市”为“圩”。 下面,笔者对陆河各乡镇的“圩”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有圩日的圩: 河田镇:河田圩,圩日:三六九。即农历每月上中下旬逢三、六、九的日子。如:初三、初六和初九(下同)。河田镇原是陆丰县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抗日战争和1949年的一段时期,是陆丰县政府的所在地。现是陆河县县城。她历史悠久。圩的规模在陆河县各乡镇的圩中最大,向来商贸繁荣。以前,河田人和陆河其他乡镇及邻近的紫金、五华、揭西、普宁、惠来、陆丰、海丰等县或市很多人在河田圩圩日时,都到河田圩赶集。那时,河田老圩的横街、大街和禾町头、伯公巷、上圩、生猪市场、米街及菜市等地方,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水泄不通。陆河建县后,河田圩的区域扩大了十数倍,再加上物质丰富,经商的人多,大部分商品何时都能买到。人们对河田圩的圩日逐渐淡忘。但,在牛的市场,只有圩日,才有人做牛的买卖。 螺溪镇:螺溪圩,圩日:一四七。 新田镇:新田圩,圩日:三六九。 河口镇:河口圩,圩日:一四七。 水唇镇:水唇圩(新圩),圩日:二五八。 黄塘圩,圩日:二五八。黄塘圩在解放前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有圩日。当时,黄塘圩是水唇(水东公社管辖现水唇、东坑两镇的区域)最大的圩场。后来,在一九七〇年的“9.14”特大洪水中,水唇圩(老圩)被冲毁。该公社决定在水唇的对面埔建设新圩。黄塘圩和水唇老圩的大部分商店都被迁到新圩。该新圩沿用黄塘圩圩日日期。故,黄塘圩的圩日便取消。 二、无圩日的圩: 河田镇:新圩,很久以前做过圩场。 螺溪镇:欧田圩、各安圩。 南万镇:万全圩。 上护镇:下陇圩、樟河圩、鸡栖坑圩。 新田圩:横陇圩。 河口镇:无。 东坑镇:大坝圩。 水唇镇:水唇老圩(地点黄蚁坝)、田心坝圩。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按上级政府规定,陆河境内所有圩场的圩日都改为五天一圩。河田圩圩日是公历“逢五逢十”。一九六九年,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当时省政府的称谓)发布通告,规定在全省范围内所有的圩场统一圩日,日期为公历“逢一逢六”。据说,其目的是限制一些人流动做买卖,促其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打击投机倒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陆河各圩市才恢复传统圩日。现陆河其他有圩日的圩也跟河田圩大同小异,“圩日”一词被人们逐渐淡忘。一些特殊的商品才在圩日做交易。 罗新焕 2009年9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