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工作队。(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共赢” 探索双向“飞地经济”模式
今年2月召开的坪山区·陆河县对口帮扶党政联席会议上,坪山区委书记杨军表示,坪山区将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强度不减,持续抓好对口帮扶和驻镇工作,继续深挖优势资源,着力深化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交流,加大产业互联力度,推动两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6月30日,坪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嘉带队赴陆河县调研,在坪山区与陆河县对口帮扶党政联席会上表示,推进对口帮扶协作,产业合作是关键,要依托陆河产业转移工业园区,鼓励坪山区企业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模式,打造更高水平的飞地经济产业园区,推动对口帮扶转向合作共赢。
截至7月23日,光伏项目发电超14万度,收益接近6万元,年收益率达10%以上……在驻东坑镇工作队推动下,由镇经济合作总社牵头,把各村投入集中使用,聚小钱办大事,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打造镇村共同富裕产业。
近年来,工作组积极探索“总部在坪山、基地在陆河”“研发在坪山、生产在陆河”模式,产业共建和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坪山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及时对接有扩大产能需求的震雄集团,将其部分生产线转移到陆河,建成达产后,预计可为陆河每年贡献税收4千万元,促进就业1000人以上。
钟伟业表示,下一步,工作组将深入探索坪山与陆河双向“飞地经济”模式,结合现代产业发展所需,充分利用深圳和坪山资源,加快陆河融湾融深步伐,持续推动两地实现产业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带动陆河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