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御强降雨天气的告知书 全县广大人民群众: 根据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信息,目前我省已进入“龙舟水”强降水集中期,连日来我县大部遭受强降雨袭击,预计未来几天强降雨还将持续。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在强降雨期间,请广大人民群众提早做好防御工作。 一、密切关注电视、广播、短信、微信等媒介有关雨情动态和预警信息的报道,储备食品、饮用水、手电筒、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尽量减少外出,取消室内外大型集会活动。 二、将阳台、窗外的悬挂物、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关好门窗;加固室外悬挂物,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三、居住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易发区的群众,或居住在危房、工棚、临时建筑、砖瓦房、低洼易涝地带等危险区域的群众,必须撤离到安全区域。 四、户外避险时,注意观察路面情况,防止掉入缺失井盖的管道口。不要倚靠路灯杆、信号杆,避免与金属物体接触,远离倾斜的电线杆和落入水中的电线以防止触电。远离临时护栏、高空建筑物,不要在危旧房、危墙、广告牌、塔吊、脚手架、大树或其他有高空悬挂物的地方避风避雨。 五、暴雨期间尽量不要驾车外出,车辆停放时不要紧靠广告牌、临时建筑或大树。 六、遭遇险情,及时拨打110、119报警求助。 天灾人祸,水火无情。灾难不管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导致,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破坏。灾难面前生命如此脆弱!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始终是渺小的。我们都应该敬畏、善待和珍惜生命,努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逐步提高防范自救能力,时刻绷紧人身安全这根弦,绽放生命的美丽! 陆河县三防指挥部办公室 2019年6月 防汛科普小知识 ●防汛常识 1、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2、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3、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5、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捕鱼、游玩。
7、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坑、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8、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9、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错,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防雷暴雨常识 户内安全常识 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打雷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6、雷雨来临前,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至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7、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8、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9、乘车途中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户外安全常识 1、暴雨来临前请找好一个安全的地方,并停留至暴雨结束为止。暴雨中的安全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势较高的建筑物。 2、如果暴雨已经开始,请就近找一地势较高的牢固建筑物躲避暴雨,并尽可能联络家人,告知你的具体位置,让家人放心。 3、如果路面开始水浸,请不要贸然涉水,宁愿停在路中淋雨也不要试图过水。 4、暴雨伴随雷电时,注意防雷。尽量呆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保持身体干燥。如果无建筑物可躲避,在马路上淋雨的话,请不要站树下,电线杆下,也把手中的雨伞扔掉。此外,在室外时切勿使用手机。 5、暴雨持续的话,及时评估藏身之处的安全性。尤其是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请保持警惕,注意外界动向,以方便随时更换躲避的场所。 6、远离建筑工地的临时围墙,还有建在山坡上的围墙,也不要站在不牢固的临时建筑物旁边。
●行车安全常识 1、暴雨来临前请选择可以安全避雨的场所,请勿因心急而开快车。 2、开始下暴雨时,在马路行驶中,请降低车速,并亮紧急灯。 3、切勿盲目驶进积水的路面。万不得已必须通过时,请观察前面车辆的通行情况,积水超过半个车轮就不能强过,并且请严格按前面车辆的车辙行驶,以避开被冲开的渠盖。 4、积水过深不能通行时,试图把车开上地势稍高的地方。 5、车在积水中已经熄火,请密切留意水位,当水漫进车里,有继续上涨的势头时,必须离开车辆,步行至地势较高的地方。 6、切勿停入地下停车场。切勿驶入立交桥的底层或下沉式隧道中。
●“龙舟水”强降水期间发生在我省的典型案例 目前,我省已进入“龙舟水”强降水集中期,连日来全省大部遭受强降雨袭击,特别是河源、梅州等地受灾较为严重,截至6月11日23时,河源市“6.10”洪涝灾害死亡人数高达十余人,其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仅6个月大的婴儿,另一名则是101岁高龄的老人。 ⊙河源市连平县死亡11人,死亡原因绝大部分是由于对强降雨诱发的灾害预判不足,心存侥幸心理,未能及时离开房屋,房屋倒塌致死。 ⊙河源市龙川县、和平县各死亡1人,均由于山地崩塌、滑坡致死。
●洪水灾害 引发原因 持续降雨容易引发洪水。原来清澈的水ー下子变得混浊就是山洪暴发的先兆。山洪大雨时,由于降水很急,使得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冻土与岩石地表也会阻止雨水下泄,这些会加剧山洪的威胁。切勿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会集涌而下,于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如游人恰在溪中,极易被洪水冲走,导致伤亡。 预防手段 ⊙夏季溯溪活动,提前计划与准备,了解地形、制作应急方案; ⊙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下雨的时候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 ⊙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 ⊙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应迅速离开河道; ⊙不要尝试涉过水深已深达膝盖的溪流。 规避办法 ⊙下雨的时候要密切注意观察下雨量的变化,尤其在峡谷、溪谷中活动时; ⊙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腐烂树木的时候,是山洪暴发之先兆,应迅速远离河道、溪谷; ⊙当雷暴活动加剧时,要避开最易聚水的长沟或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 ⊙山洪来临后,应尽快离开易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必要时应弃装备向高处转移; ⊙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应抓住随山洪冲来的大树木,或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
●泥石流 引发原因 泥石流通常在每年七八月份的雷暴雨季节比较容易发生,伴随有各种物质,其中水体来自于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大多是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原泥石流的堆积物。易发地大多是在储存固体物质的集水盆及沟谷地形或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如何判定泥石流的发生? ⊙正常的流水突然断流或者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杂较多的柴草、树木; ⊙深谷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者闷雷声,就算是极其微小,也应判定泥石流已经形成,要迅速离开; ⊙河谷溪谷深处突变昏暗并伴有塌方现象时,不是山洪就是泥石流。 预防手段 ⊙不要在大雨天或者连续阴雨天的情况进入溪谷; ⊙泥石流常滞后于大雨、暴雨而发生,不可存侥幸心理; ⊙在峡谷、溪谷中进行活动时天气变坏,下雨的时候要密切注意观察下雨量的变化; ⊙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行进的路线应高过河水最高水位线; ⊙住房或营地切忌建在沟床岸边、较低的阶地、台地及坡脚、河道拐弯的回岸或凸岸的下游。 规避办法 ⊙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不能沿沟向上或者向下跑,而应该向两侧山坡跑,快速离开河道、河谷、溪谷地带; ⊙不要在土质松软、不稳定的斜坡停留。
●山体崩塌 引发原因 崩塌广泛出现在山坡、河湖岸、海岸上。其主要由暴雨、融冰化雪、爆破、地震、人工开挖等因素触发。 ⊙通常在50米以上急陡山坡或者河、湖、海岸上,坡度在30-60度左右地带发生; ⊙在岩溶裂缝发达、结构破碎的地方易发,主要发生在暴雨、冰雪融化季节; ⊙岩层面、裂缝面与山坡方向一致时,更容易发生崩塌; ⊙暴雨时或经连日暴雨,天然或人工斜坡经渗进大量雨水后,极易引发山泥倾泻,引发山体崩塌。 预防手段 ⊙暴雨时或连日暴雨后,避免走近或停留在陡峭的山坡附近; ⊙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显示斜坡内的水分已饱和,斜坡之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梯级状,露出新鲜的泥土,都是山泥倾斜崩塌的先兆,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 ⊙如遇山泥倾泻崩塌阻路,切勿尝试踏上浮泥前进,应立刻后退,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程或终止行程。 处理方法 ⊙禁止或避免削坡和在陡峭的山坡下面建造住房; ⊙险情来临前及时撤离; ⊙立刻报警联系有关部门准备救援; ⊙及时抢救人员生命,迅速排除险情。
●滑波 引发原因 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 预防手段 ⊙排水、拦截和旁引滑体以外的地表水,汇集和疏导滑体中的地下水; ⊙改变斜坡力学平衡条件,如降低斜面坡度、坡顶减重回填于坡脚,必要时在坡脚或其他适当部位设置挡土墙、抗滑桩或锚固等工程防治措施; ⊙改变斜坡岩土性质,如灌浆、电渗排水、电化学加固、增加斜坡植被等。 处理方法 ⊙禁止或避免削坡建造住房; ⊙险情来临前及时撤离; ⊙立刻报警联系有关部门准备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