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去年7月以来,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日行一善 文明陆河”主题征文活动。
广大中小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征文活动,现将优秀征文进行展示。 日行一善,文明陆河 作者:彭梦竹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崭新而笔直,一盏盏华灯璀璨。这就是慢慢变美的陆河,这越发美丽的陆河处处在诉说着善人、善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面前,陆河人民展现出了他们的善心,做着他们的善举。 8月30日——8月31日,天空大发雷霆,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整个陆河很快陷入了困境之中。强降雨造成全县多地严重受灾,主干道、部分村庄被暴雨袭击,出现山体滑坡,道路中断,群众被洪水围困等灾情。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危急时刻,真正体现了陆河人们的真善美。 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志愿者,在洪水还没完全退去时,在塌方道路未抢修完成的情况下,不顾他人的阻拦,也不顾自身的安危,驾驶着摩托车一次又一次驶过坑洼不平的道路,给被灾难困住的村民送上饮用水和食物。事后,有人问他:“你不怕困难吗?”他回答道:“怕,为什么不怕?但我更怕的是这些无辜的灾民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伤害。”这种无私可谓大善。 有这样的大善举的,还有一个人——陆河县义工协会会长叶伟挺,在自家还在被水淹的情况下,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出来帮助灾民。他亲自带领60多名志愿者赶到重灾区采用背人、简易小船的运送方式,帮助灾民转移到安全地带。“舍小家保大家”敢问当今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出如此的善举? 除了这些在前线工作的人,自然也需要有做好后勤工作的人,比如:陆河迎宾馆自愿成为抢险救援部队的后勤保障部。夜以继日地为救官兵清洗并烘干军装近600套;河口华月医院派出救护车8次,派出医务人员24人,给受伤的灾民治疗。有了坚实的后盾,前线工作人员才没有了后顾之忧。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们的身影。8月30日晚,武警官兵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投入抢险救援行动。有数十名即将退伍的老兵听到这个消息后毛遂自荐请求加入,并处处冲在最前面。他们冒雨徒步进入灾区,全力投入“战斗”,展开救援行动。经过好几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地把近300灾民送到安全地带。 在重灾区陆河县,在抗洪救灾最关键的时刻,一幅幅志愿服务感人画面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不仅来自于这些武警,更来自于这些创文志愿者们。 500多名志愿者从全市各地赶来支援陆河,奔赴抗洪救灾一线,是他们让陆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整洁。哪里有灾情,志愿者们就在哪里,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志愿者们的身影。洪水退去后,许多白衣天使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卫生防疫工作中。据当地村民回忆,8月30日,在靠近河流的一条公路上,已分不清哪里是河流,哪里是路基,哪里是田地,一眼望去,遍是那金灿灿的“毯子”让所有人避之不及,是这些“天使”挺身而出。在高处避险的群众看到“天使”们不顾个人安危,前往重灾区的一个低洼地营救被困人员,大家着急地朝雨中的同志们呼喊着危险,而摸着绳索前进的“天使”们却反过来安慰群众不用怕。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让我们铭记,让我们骄傲,让我们心怀感恩,坚定前行。日行一善,身怀善心,文明之光将在陆河绚丽绽放。 指导老师:彭芝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