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逝的山乡 青石阶,鹅卵石,木屐声孤惊子夜
麻油灯,昏幽巷,篱笆影长漏月光 这是不是很像影视作品中少数民族的山村?其实啊,这描绘的是我的家乡,岭南粤东的一个小山乡。 以前人还是比较讲究风水的。整村傍地而建,村子三面环山,前方重峦叠嶂,正前方有一独立小山头,如明珠在前,左右两边有溪流汇于村前。在我印象中村子里有四、五口大鱼塘,每口鱼塘有水渠相连,在池塘边有江南水乡的感觉。 村里的房子大部分是泥砖墙,就是三五层石条上用泥砖垒成,外墙石条到顶的富裕人家极少,墙上到处是毛泽东同志的最高指示。在地瓜丰收的季节里,家家户户晒地瓜粉(薯粉),那墙上印满了一个个圆圆的薯渣,现在想来也极有特色。
在记忆中,我们整个村庄的巷子都是鹅卵铺彻的,台阶用的是当地的麻石条,土坎挡土的是山溪石。由于年代久远,石头墙上都爬满了绿植。当时穷,在家大部分人穿木屐,好一点的是用买来的,不讲究的就用质地较轻的干鸭脚木削成两片,上面钉一块皮革,这就成一双木屐了。在夜深人静时走在鹅卵石上,咔、咔、咔…那刺耳的声音,如果赶一群僵尸,那极像湘西了。在小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是极其惊竦的。 当年村里有水电站,但是三五年里也亮不了一次,照明主要还是煤油灯,在物资匮乏的岁月,山村早早地一片漆黑。黑暗笼罩的大地在月色里一片清幽,你要说还有什么?那只有夏夜里萤火虫的绿光,还在增添一丝丝鬼气。 白灰墙,黑瓦当,极具特色小山乡
红色年,语录墙,最高指示沁心房 山里的人是虽然也有家长里短,但总的来说还是老实、憨厚、包容,裸露的灵魂非常纯朴,小时候,在这深幽的巷子或是在高处看这村子,心里总是无来由的一阵阵空虚。
随着社会的发展,塘填了、房扒了、路修了,再也不是当年旧模样,再也没有古朴、幽静的韵味,记忆中的山村已然渐逝在朦胧的梦里。现在大搞乡村休闲,如果能完整保留以前的环境,姑娘小伙到村后的几个山头唱上客家山歌;重振男女醒狮雄风,三五天在各排的晒谷场来个戈对枪、刀对剑、拳对掌、傻和尚对狮王,说不好这一方宝地也能掀起乡村游热点呢,谁说不是呢?
煤油灯呵,闪黄光……山村的夜晚咋就这么凉 只有那篱笆墙……还在漏月光 耳边,仿佛还在萦绕着这一首俺改编过的老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