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对全省588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发出470份整改书 饮用大罐桶装水要注意了!广东2017年对全省588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开展行业督查,共发出470份整改书,近9%抽查样品不合格。昨日,省食药监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2017年桶装饮用水、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情况。 据介绍,自2014年以来,省食药监局推进食品生产监管“一年整治一个行业”行动,2017年,广东开展为期8个月的桶装水生产行业专项整治,对全省588家桶装水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的“一次约谈,两次抽检,三次监督检查”,每家被抽检的桶装水生产企业均一年内要被检查3次。 抽查结果显示,全省累计抽检桶装饮用水样品1689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44批,合格率91.15%.共发出责令整改意见书470份,立案查处140宗,罚没金额468万元,责令停业整改企业31家,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56张,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1张,不规范企业淘汰率达到9.7%,为历年力度最大。 省食药监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处处长吴有声表示,与2015-2016年省专项抽检合格率80 .82%相比,抽检桶装饮用水合格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不合格产品多集中在学校附近的小桶装水品牌,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消毒不严或者长时间暴露造成的铜绿假单胞致病菌,以及由于消毒过度造成的溴酸盐残留,饮用含有这两类物质水均有可能引发肠胃不适及其他并发症。 此外,去年广东也在大力整治“小贩档”。2017年省食药监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各地去年底前全面完成食品小作坊登记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全省21个市目前已全部发布了《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食品目录》,全省食品小作坊登记证获证率达98.26%,建成食品小坊集中加工区35个。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