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县各地各单位按照市、县“十大整治,十大提升”行动工作部署,通过加强宣传推介、多形式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加大对客家特色建筑的保护力度等,深挖文化底蕴,大力开展优秀文化涵养提升行动,进一步弘扬传承我县优秀传统文化。
一、加强宣传推介,展示陆河新形象。深度挖掘客家传统文化,通过开展家乡名人名景宣传展示、加强对外交流等活动,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展现陆河新形象,激发群众热爱家乡的情怀。一是通过开展陆河八景、陆河精神表述语等征集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县知名度和美誉度,擦亮“花泉林歌,悠然陆河”旅游品牌,同时筑牢群众认知、认同感,提高群众凝聚力。二是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工程,内外并举,加强开展宣传推介工作,向外界展示我县独特的客家文化。通过组织选派陆河黄酒、灵芝饮料、陆河青梅等项目参加第十三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活动,充分向外界展示我县独特的民俗文化、人文风情、特色美食;同时给予相应财政支持,积极鼓励群众参加各种文艺作品评选活动,打造特色文化精品。我县原创少儿舞蹈《小河里的童年》在广东省第四届原创少儿舞蹈大赛暨全国小荷风采第九届选拔赛荣获银奖;为进一步加强两地文化交流,水唇镇政府组织举办汕尾陆河、台湾新竹“两岸一家亲”擂茶比赛活动,推广客家擂茶这一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遗产;陆河县摄影家协会用手中镜头去挖掘陆河客家文化,通过制作并发行《陆河摄影》画册,向外界宣传推介我县人文古迹、非遗项目、客家风俗等内容,全方位宣传“优雅陆河、生态陆河”的形象。 少儿舞蹈《小河里的童年》在广东省第四届原创少儿舞蹈大赛暨全国小荷风采第九届选拔赛荣获银奖。▲
汕尾陆河、台湾新竹“两岸一家亲”擂茶比赛活动▲
二、活用多种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采用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技艺比赛、展示展演等多种形式,展示我县“罗洞木偶戏”“客家山歌”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传承优秀民俗传统文化。通过组织罗洞木偶戏剧团、客家山歌剧团到镇村、学校开展罗洞特色木偶戏、山歌剧《欢叔与媳妇》巡演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客家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各中小学校积极举办“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的良好氛围;县文广新局举行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加强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水唇镇石船村岭南民俗馆存放有客家民俗物品、兵械、农耕器具约3000多件,通过陈列展演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并帮助群众了解客家民俗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山歌剧《欢叔与媳妇》巡演▲ 各中小学校积极举办“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三、保护文物建筑,展现本土文化特色。深入开展我县文物、非遗项目的挖掘和申报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历史文化名胜、文物古迹、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及修缮。县文广新局加强做好我县民俗文化普查工作,重点组织对东坑地景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同时,加大古建筑修葺保护力度,对五星祠、九厅十八井、墩子寨围龙屋、河口昂塘古洋楼进行编制方案设计工作,逐步实施全面修缮工程。其中五星祠、河口昂塘古洋楼被列入广东省2018年重点文物维修计划,已完成规划和方案的修编;九厅十八井和墩子寨围龙屋正在实施规划和方案的修编,已向省文化厅申报维修,争取列入省重点文物维修计划。通过加强对客家特色建筑的维修保护,进一步提升我县优秀文化涵养,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水唇镇石船村岭南民俗馆▲
来源:陆河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