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吃取材广泛 品种繁多 具有浓烈的原汁性和乡土性.. 比如味酵粄、牛肉干、艾粄、仙人粄...... ❈相信这些小吃是深受客家人的喜爱的! 但你有没发现
这类美食都有同一种特点 又Q又弹牙,越嚼越有味! 这,就要归功在一种食材 ——木薯粉 它是怎么来的呢?
农村的孩子告诉你! 这是从地下一根根拔出来的!
木薯变形记
木薯又称南洋薯、木番薯、树薯,客家人称为“树(儿)番薯”,是大戟科植物的块根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木薯原产于美洲热带,全世界热带地区广为栽培。木薯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引入中国,首先在广东省高州一带栽培,随后引入海南岛,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以广西、广东和海南栽培最多,福建、云南、江西、四川和贵州等省的南部地区亦有引种试种。
每年冬至前后,就是收获木薯的季节。木薯也有此开始它的变形! 挖木薯别小看这挖的木薯,可是个技术活,木薯长的又大又长,几条连结在一起,可没有像挖番薯那样好挖,搞不好,一个好好的木薯就被你挖几段!木薯有白,有黄、有紫等多种品种。 @pidanxu 摄 刮木薯挖好的木薯用畚箕装回家用水洗干净,开始一条条刮皮!遥想当年,每到地里“改木薯”时的季节,就和小伙伴拿着木薯头当枪玩,木薯杆当棍耍!最后被老妈捉去刮木薯皮! 碾碎在以前,木薯要人工一条条用檫板擦成丝后捣碎,非常耗时。如今直接用电碾机碾碎就行了,非常快捷! 冲水、过滤、沉淀碾碎的木薯倒入纱布或簸箕中,经冲水,过滤,反复几次后去除木薯纤维和杂质,木薯中的淀粉在水缸中经慢慢聚积沉淀后,变成木薯块,这是古老而传统的分离技术! 晾晒分离出来的木薯块与木薯渣都是湿的,所以必须要晾晒后方可储存,否则馊了就不能用了。晾晒干的木薯粉就可以做成各种客家小吃了,而木薯渣晾晒后则作为猪、家禽的饲料!
@mzzxb 摄 成
品
▲晒干后的木薯粉
▲晒干后的木薯渣
回忆童年物质匮乏的童年时代,特别是对于我们乡下的孩子来说,木薯当然也就成了我们童年里最美好的一道美食记忆! 木薯的做法有很多,有蒸的、煮的、炒的等,在我回忆中木薯的味道好像有点微苦,口感有点粉粉的,中间有条筋线好像很耐煮,很结实,现在算来估计有很多年没吃过了! ★温馨提示木薯块根毒性较大必须浸泡,食用木薯块根时一定要注意。木薯含有的有毒物质为亚麻仁苦苷,如果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汤,都有可能引起中毒。其原因为亚麻仁苦苷或亚麻仁苦苷酶经胃酸水解后产生游离的氢氰酸,从而使人体中毒。 一个人如果食用150~300克生木薯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要防止木薯中毒,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一般泡6天左右就可去除70%的氰苷,再加热煮熟,便可食用。不会食用者,请一定要在有经验之人指导下食用。 来源:梅县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