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502|回复: 0

陆河县地名与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4 1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汕尾

陆河县地名与文化       陆河是一个纯粹的客家县,保持着浓厚、独特的客家文化。一方地名反映一方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陆河的地名折射出了陆河客系文化之灿烂。一、 水文化陆河县八镇的地名都与水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河田、螺溪、水唇、东坑、河口都直接以水命名。与水相关的有南万、上护:南万有“名水”南天湖;上护不仅淡水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新田与水有所关联,因为南方的田也离不开水。陆河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丰富的水文化。在镇级以下的命名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与水有关的词根有“坑”、“潭”、“塘”、“溪”、“湖”、“洋”,如长坑、崩岗潭、大塘、大溪、麦湖、下坝洋等。二、 山文化陆河作为一个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文化极为发达。在镇级以下的命名中,与山有关的词根有“岭”、“嶂”、“崀”、“坳”、“凸”、“凹”、“窝”、“岽”。如:南万、螺溪、东坑都有“岭下”这一地名。三、 农耕文化南方以米饭为主食,水田是南方人的命根子,是陆河人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河田、新田两镇就以“田”为词根命名。镇级以下地名中以水田命名分为两种,一是以“田”为词根,如:井田、田心。二是以田相关的“垅”、“垄”和“陇”为词根,如:下垅、蛇皮垄、横陇。除了田地,农耕文化还体现在发达的种植业。几乎各镇都有以“竹”为词根的命名,如:麻竹头下、黄竹陂、单竹坑、竹园等,由此可见竹子在陆河的种植是十分普遍。菠萝坑、梅树下、杨梅寨则是体现了果树的种植品种。四、 红色文化1927年10月3日,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抵达普宁县时遭敌军的截击,这支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海丰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俗称红二师)。激石溪就是红二师的根据地之一。这一伟大的革命壮举,在陆河人民的口口相传中,激石溪这个地名便演化成为“革石溪”。还有河田的“共联”也一样,可见,红色革命背景已深扎在这片土地上,发展成为具有陆河特色的红色文化。五、 宗族文化陆河人是客家人,历经几度迁徙才定居于此。客家人在迁徙中不忘祖训家规,有着强烈的宗族意识。可见诸“李坑”、“吴家铺”、“郑屋”等以姓氏命名的村落。客家人依山而居,因山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即便定居于某处也会进行小范围调整,于是就出现了以新旧命名的地名。如:新屋、新东、大新、新华等。六、 商贸文化体现商贸文化的命名可以分为:以商业地点或商品命名。每个镇都有着相应的墟市,如:“螺溪墟”、“水唇墟”。一些村也有着自己的墟市,如 “各安墟”、 “黄塘墟”等。另一类以商品命名,如河田的“老墟”。老圩内街道有 “盐街”、“米街”、“棕屐街”等,分别是以前人们卖盐、卖米、卖棕屐的地方。现在的盐街、米街已经不再专门卖盐、卖米,而棕屐也早已成为“古董”,老墟也不再是河田的商业中心,但从命名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农耕时代繁华的商贸活动。七、愿景文化陆河还有许多表达对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望的地名。如:宝金村、布金村、富口村等。而在农耕文化繁荣的陆河,对经济发展的愿望又体现在对食物、经济作物等的丰收上,因而出现了新丰村、高丰村、丰田村等地名。除此之外还有体现对教育的重视,如:书村、崇文等;祈求平安的愿望,如:各安等。来源:汕尾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陆河互动 ( 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2-2 16:39 , Processed in 0.4822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